【每日一练】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(4月7日)

时间:2024-04-07 09:14:46责任编辑:zz145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 2024

  • *备考没方向?
  • *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*成绩看不懂?
  • *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*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*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
一、单选题

1.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,其最后一个环节是(  )

A.问题

B.计划

C.行动

D.反思

2.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(  )

A.要把教育引向何方

B.教育为谁服务

C.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

D.教育要怎样培养人

3.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、概括、固定的看法,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(  )

A.首因效应

B.近因效应

C.晕轮效应

D.刻板印象效应

4.儿童能借助小餐具玩过家家的游戏,一旦他们手中的餐具被收回,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。这表明儿童的思维处于(  )

A.感知运动阶段

B.前运算阶段

C.具体运算阶段

D.形式运算阶段

5.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。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,与害怕失败者相比,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(  )

A.相对容易的任务

B.非常难的任务

C.非常容易的任务

D.难度适中的任务

二、教学设计题

《坐井观天》

(1)请简述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。

(2)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这节课,试拟定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和难点。
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教学过程。







【参考答案解析】

一、单选题

1.D【解析】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,即计划、行动、考察和反思。

2.C【解析】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,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,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。

3.D【解析】社会刻板效应,即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,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,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,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。

4.B【解析】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能使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,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,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,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,因此,儿童会表现出题干描述的“一旦他们手中的餐具被收回,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”的现象。

5.D【解析】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,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,成功概率为50%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。

二、教学设计题

(1)1.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;2.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;3.积极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;4.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。

(2)教学目标:

1.通过本课教学,使学生懂得“坐井观天”这个成语的意思。

2.掌握本课的生字、词。

3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重难点:

1.教学重点:青蛙和小鸟的对话。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。

2.教学难点:理解“坐井观天”的意思。

(3)教学过程:

(一)揭示课题

导入:同学们,成语是个大王国。这个王国里有耍小聪明的狐狸,有拔苗助长的农夫,还有糊涂的国王。今天,老师来当导游,带领大家来参观成语王国里的一口古老的井。

课件出示:井

师:很久很久以前,这儿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。谁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?

1.板书课题:坐井观天。

2.解释课题:观,看;坐井观天,就是坐在井里看天。

3.关于这个故事,你知道什么?

(根据学生说的板书:青蛙、小鸟)

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,请大家来读读这个故事吧。

(二)指导学生初读课文

1.要求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。

2.想一想:青蛙在……小鸟在……

3.用序号标出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。说说:它们在争论……

(三)检查自学情况

1.填空。

青蛙坐在(  ),小鸟落在(  )

(1)学习第一自然段。

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。板书:井沿。讲解生字。井沿:井沿,就是井口的边沿。

齐读第一自然段,为什么用“落”呢?(副板书:落?)

故事就这样在青蛙和小鸟的邂逅中开始了。

2.回答提出的问题:几次对话?指名让学生按对话次数朗读课文。

3.青蛙和小鸟在争论……(板书:天?)

(四)讲读课文

它们是如何争论起来的呢?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第一次对话吧。

1.讲读第二、三自然段。

(1)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?(你从哪儿来呀?问的语气)

(2)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?(我从天上来,飞了一百多里)

(3)“一百多里”在这里说明了什么?(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,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,天很大。它飞过哪些地方?)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小鸟飞了很远吗?

解决(落?)

(4)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二、三自然段。

2.讲读第四、五自然段。(接下来发生什么情况了呢)

(1)指名朗读第四、五自然段。

(2)“说大话”是什么意思?(指夸张的话,吹牛)

(3)青蛙为什么说小鸟“说大话”?(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,根本没有一百多里,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)板书:井口那么大

(4)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?(你弄错了。天无边无际,大得很哪!)板书:无边无际

(5)教学际,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?用来形容什么?(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。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)

(6)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、五自然段。它们俩的语气、态度会是怎样的呢?同桌来演一演吧。

注意“哪”的读音和语气(“哪”作语气词,读轻声,不读第三声)《坐井观天》

指名表演。

(7)青蛙和小鸟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,谁对?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,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?读课文,找出答案。

师:谁愿意告诉大家,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?(小鸟在天上飞,青蛙坐在井里)

师板书:“天上”、“井里”

教师指着板书做小结: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,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。

师:同学们讨论一下,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?(井底之蛙)

青蛙成为井底之蛙,并不能全怪它。它生来就在井底,出不去。青蛙也很可怜呀。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,你能不能让这只青蛙不出井底,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呢?有什么办法?(生:让她看书、看报;帮它在井口装摄像头……)

小节:要想不成为井底之蛙,我们该怎么做?

3.讲读第六、七自然段。

我们再来看看青蛙和小鸟的争论,看看这只青蛙除了见识少,还有没有别的缺点,你从哪儿看出来?生自读。

(1)还有什么缺点?从哪儿看出来?它笑什么?

指导朗读“我不会弄错的。”(读出骄傲、自以为是的语气了吗?)(生评议)

(2)小鸟为什么笑了?(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,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,还自以为是,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)

师指导读小鸟的话。“你是弄错了。”(其中的“是”字,表示了肯定的、勿容置疑的语气)(生评议)

(3)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?(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,眼界就会变得开阔,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,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)

(4)师指导朗读多么骄傲、自以为是的青蛙,多么善良、诚恳的小鸟,谁能演好这两个角色?

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
(五)课后延伸

1.小结: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,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,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站得高,才能看得远;看问题,认识事物,站得要高,看得要全面,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。

2.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。

(六)作业

发挥想象,如果有一天,井水升得很高,青蛙跳出了井口,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?

(七)板书

坐井观天

青蛙小鸟

井口大天,无边无际?


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考试公告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资格认定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,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!

点击打开
收藏

复制链接

微信扫一扫

手机登录下载

微信扫码下载
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

— 登录账号,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—

每日一练

历年试题

面试宝典

时政热点

欢迎登录